本篇以篇首“天地”二字名篇由总论和分论组成首段为总论包括三个
本篇以篇首“天地”二字名篇,由总论和分论组成。首段为总论,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论天地运化本于自然,强调古代明君都是顺应天地自然无为的规律行事的。第二个层次,也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申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的道理,不要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不要拘于一己之私利。第三个层次,说明道与物的关系,认为大道无所不在。分论部分由十几节杂记组成,各节内容不相关连,但其宗旨仍是崇尚自然无为,主张无为而治。
本篇除选总论外,分论部分只选了“黄帝游于赤水之北”与“子贡南游于楚”两段。这两段均为著名的寓言,寓意深刻,文字畅美。前一个寓言明喻“无心而得”的道理,暗喻治理天下不能依赖智慧,贵在无为。后一个寓言赞扬了纯真素朴的天性,说明只有去掉“机心”,返朴归真,才能入道。
一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1);万物虽多,其治一也(2);人卒虽众,其主君也(3)。君原于德而成于天(4),故曰:玄古之君天下(5),无为也,天德而已矣。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君正(6),以道观分而君臣之义明(7),以道观能而天下之官治(8),以道泛观而万物之应备。故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9);上治人者,事也(10);能有所艺者(11),技也。技兼于事(12),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故曰:古之畜天下者(13),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记》曰(14):“通于一而万事毕(15),无心得而鬼神服。”
夫子曰(16):“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17)。无为为之之谓天(18),无为言之之谓德(19),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20),有万不同之谓富。故执德之谓纪(21),德成之谓立,循于道之谓备(22),不以物挫志之谓完(23)。君子明于此十者,则韬乎其事心之大也(24),沛乎其为万物逝也(25)。若然者,藏金于山,藏珠于渊;不利货财,不近贵富;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26),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27)。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夫子曰:“夫道,渊乎其居也(28),漻乎其清也(29)。金石不得无以鸣,故金石有声,不考不鸣(30)。万物孰能定之!夫王德之人(31),素逝而耻通于事(32),立之本原而知通于神(33),故其德广。其心之出,有物采之(34)。故形非道不生(35),生非德不明。存形穷生,立德明道,非王德者邪?荡荡乎!忽然出,勃然动(36),而万物从之乎!此谓王德之人。视乎冥冥(37),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38);无声之中,独闻和焉(39)。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40),神之又神而能精焉(41)。故其与万物接也,至无而供其求(42),时骋而要其宿(43),大小、长短、修远。”
(1)化:生化,生长,化育。
(2)治:指自得而治。
(3)主:主宰。君:君主。
- 这些食疗能去肝火 可是也别这么吃[图]
-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辋(wǎng)川在今陕西蓝田终[图]
-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图]
- 有蒍国 黍食 使四鸟 虎、豹、熊、罴 蒍(wěi)国古国名[图]
-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此题[图]
- 甲午百官上朝的不到平时的十分一二玄宗驾临勤政楼下制书说要亲征[图]
- 《诔》曰句诔音lèi《说文解字》作“讄”祈祷文异于哀悼死者的[图]
- 燕子双双天上翔忽上忽下盘旋忙她回娘家永不返远送不怕路途长渐渐[图]
- 时蔊(hàn)蔊菜一年生草本植物通常作为蔬菜食用也具有药[图]
- 所蟠盘曲、分布也 五弦之琴相传为舜制作的乐器琴有宫、商、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