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力”能否变成现实与发愿的动机有紧密的关系有什么样的愿力
?“愿力”能否变成现实,与发愿的动机有紧密的关系。有什么样的愿力,就会产生相应的行动,并带来相应的结果。古往今来,对普通人而言,喜欢做的事离不开财、色、名、食、睡,诸佛、菩萨称之为?“地狱五条根”,动机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欲,即使你努力祈求,诸佛、菩萨又怎会助长你通往地狱的贪欲呢?心愿难了,也是可想而知的事。古代圣贤则不同,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发愿拯救苦难众生,愿力大,动力大,成就自然也很大。佛陀怀着?“人生的苦难是可以解脱的”信念,立下?“不成正觉,誓不起座”的誓言,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于世间说法四十九年,广度无数众生;观世音菩萨坚信与娑婆众生有特殊的因缘,倒驾慈航,循声救苦,观音信仰因而成为整个亚洲人的精神支柱;地藏王菩萨坚信世上?“没有不可教化之人”,立下?“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心甘情愿到最苦的地方地狱去救度众生;玄奘大师正是因为有?“求取真经,利益华夏”的信念,才会有?“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的决心,义无反顾地在?“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大沙漠上西行求法;鉴真大师(六八八至七六三)也因?“东渡传播正法”的信念,才会立下?“是为法事也,不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的誓言,历经九死一生,东渡扶桑弘扬佛法,被日本人奉为律宗开山祖、医药始祖、豆腐业祖师、日本文化恩人。 [3] 同理,阿弥陀佛发下四十八愿度众生的宏愿,成就了清净庄严的西方极乐世界,接引了无数苦难众生安心修行。
?“愿力”如同喷泉,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水源的压力,同样,一个人的成就不会超过他的愿力。愿力有多大,成就便有多大。成佛这等大事也是如此,从发愿起步。正如《大智度论》云:?“庄严佛界事大,独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还须御者,能有所至。”由此可知,无愿则不成能佛,愿力是成佛的内在动力。《华严经》因而说:?“一切诸佛悉具一切愿满,方得成佛。”
(3)行成功的关键
一般人认为进入西方极乐世界的门坎很高,其实并非如此,一个人如果有了信心与心愿,只要坚持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念到一心不乱的程度,便可蒙佛接引,带业往生极乐净土。也许有人会问:?“这也太简单了吧?!”是的,成功的秘诀本来就这么简单贵在专心、坚持。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向他请教:?“怎样才能修到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后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我向大家倡议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尽量往后甩。”接着他示范了一次,?“从今天起,每天做三百次,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哪些同学坚持了?”有九成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一年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大家:?“请同学们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几位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哲学大家的柏拉图。所以《六祖坛经》云:?“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有了信心与心愿而无行动,仍会一事无成;若能做到知行合一,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成功的大门就会开启。
由此观之,如果人生是一条船,那么,坚定的信念是决定人生方向的舵,宏大的愿力是驱使船前进的动力,坚韧不拔的意志是行动的力量源泉。信、愿、行三种资粮,帮助我们在生命的大海中战胜激流险滩,直至彼岸。至此,我们不难理解,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为什么能成就清净庄严的极乐国土,为什么发愿念佛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佛说阿弥陀经》对现代人的重要启示。
[] 荻原云来:《梵藏和英合璧净土三部经》(《净土宗全书》),P193-212,日本净土宗典刊行会编纂。
[2] 孙伯君:《佛说阿弥陀经》的西夏译本,《西夏研究》,P23-32,2011年月。
- 医辅岗位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图]
- 调车员是干什么的[图]
- 基金从业资格证没毕业能考吗[图]
- 月季花茶的制作方法和效果[图]
- 孩子使用筷子可健脑益智[图]
- 新生儿的先天反射[图]
- 10个母亲的断奶故事[图]
- 新生儿的口腔[图]
- 异地通婚有利优生[图]
- 女人必知的六大保健常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