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推行新政
宋庆历三年(1043)八月,范仲淹等上书陈述10件大事,主张推行新政。宋仁宗提拔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执掌朝政后,经常向他们询问使天下太平的策略。庆历三年(1043)八月,范仲淹与富弼联名上书“条陈十事”,认为目前必须加以解决。这10件大事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即君主要尽量减少赏赐,以免耗费国家大量资财)、重命令等。宋仁宗完全接受了范仲淹等人的建议,并先后颁布一系列诏令,宣布对此前实行的官僚选拔和升迁办法实行改革。这就是著名的“庆历新政”。由于新政触犯了官僚权贵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他们诬蔑范仲淹与富弼、韩琦、欧阳修等人结为朋党。庆历五年(1045)初,范、富、韩、欧阳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庆历新政遂告夭折。
庆历和议
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二年(1042)间,西夏连续对宋发动了3次大规模的战事,宋朝每次都遭到惨败。西夏虽屡胜,但掳掠所获财物与先前依照和约及通过榷场贸易所得物资相比,实在是得不偿失。此外,由于民间贸易中断,使得西夏百姓“饮无茶,衣昂贵”,怨声载道;加上西夏与辽之间又出现了嫌隙,所以西夏愿意议和。庆历四年(1044),宋朝与西夏最后达成协议。和约规定:夏取消帝号,名义上向宋称臣;宋夏战争中双方所掳掠的将校、士兵、民户不再归还对方;从此以后,如双方边境之民逃往对方领土,都不能派兵追击,双方互相归还逃人;双方在本国领土上可以自由建立城堡;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斤;另外,宋每年还在各种节日赐给西夏银2.2万两,绢2.3万匹,茶1万斤。庆历和议达成后,李元昊多次派遣使者到宋朝,请求宋朝开放边境地区的互市。庆历五年,宋朝政府决定在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和镇戎军(今宁夏固原)的安平设置两处榷场,恢复了双方贸易往来。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实现人类印刷史上一次伟大变革。毕昇的生卒年、籍贯及经历不可考。据《梦溪笔谈》卷18载:毕昇用胶泥刻字,字的厚度薄如铁钱,每字一印,用火焙烧使之坚硬而成活字。排版时,先在铁板上放置松脂、蜡和纸灰,铁框排满活字后,再在火上加热至药熔掉,用一块平板按压字的表面,使整版字平如砥,即可印刷。“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为了提高效率,通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用来印刷,一块则可排字。第一块印完后,第二块已准备就绪,这样可以交替使用,瞬间可成。每个字有几个字模,特别像“之”、“也”等字的字模多达20个,以备同板内重复使用。如果有奇字,旋刻之,用草火烘烤,一会儿就能用。活字印刷的优点主要是减少反复雕刻字模的过程。雕版印刷时,每种书都要自刻一套印刷,而泥活字印刷可用同一字模印刷不同的书籍,从而大大提高印刷效益。后代的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均由泥活字发展而来。毕昇发明泥活字,比德国谷腾堡发明铅活字早400多年。
包拯权知开封府
包拯(999~1062),字希仁,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他为人刚直不阿,为官清正廉洁,使一些为所欲为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不得不有所收敛。宋嘉祐(1056~1063)初,包拯被任命权知开封府后(权知为宋太祖罢节度使后立的官名,即暂代某官职而非正官),下令大开开封府衙正门,使原告可以直接到衙门里去诉说冤屈,使吏人不能从中插手,贪赃枉法,行贿受贿。当时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当时,京师遭特大洪水灾害,有人告状说是由于宦官、贵人等在惠民河上修筑楼台、房屋,使惠民河被堵塞,造成洪水淹没京城的局面。包拯下令拆毁这些达官贵人的所有建筑物。宋仁宗得知包拯的所作所为后,迅速提拔他为开封知府,负责治理京城。此后,包拯任权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卒于位,谥孝肃。
走向世界的印刷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