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绿的江水映得飞过的白鸟更加洁白,青翠的山峰映得盛开的红花像要燃烧。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要去尽哪,不知何日啊,才是我的归年?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柴扉:柴门。掩:关上。
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友人。
【评析】 这首送别诗,不写送别本身,而从别后写起,写法上和司空曙的《别卢秦卿》正好相对,一个写别前一刻的依依难舍;一个写别后独处的寂寞和渴盼友人早日归来的殷切心愿。二者都匠心独运,深情感人。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起句就说“相送罢”,丝毫没有提及相送时的具体情状,但归来时却已经是日暮时分:也许是执手送了一程又一程,也许是离亭饮过一杯又一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虽然没写送别的过程,一个“罢”字,仍显得依依不舍之情是那么浓。
而且最让人难受的,其实在别离之后。当送别归来,感觉离人似乎还在身边,然而他确然已经走远,那种孤寂与失落远胜送别之际的不舍与感伤。“掩柴扉”之际该是怎样一种无奈?
友人别后已经是那么失落,掩上柴门则更觉得孤单寂寞,多么希望友人能早些回来呀!然而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归来却不知在何时。“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啊你会不会回来呢?也许是“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甚至是,一别之后,从此永诀!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评析此诗云:“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好一个“归期难必”,直教人魂牵梦绕,相思无极。想到那首歌曲:“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地问自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
平凡的题材,朴素的语言,深厚的感情,灵妙的构思,真是一首让人难忘的诗。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一名相思子。《本草纲目》载:相思子生岭南,树高丈余,白色,其叶似槐,其花似皂荚,其荚似扁豆,其子大如小豆,半截红色,半截黑色,彼人以嵌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