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为了保存自己,争取主动,赖文光放弃了过去太平军筑垒守城的阵地战战术,创造出骑兵奔袭的主动快速流动战术,在运动中疲惫敌人,迷惑敌人,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寻找适当的机会,出其不意地快速歼敌。
年月日(同治四年四月二十四日),捻军在山东曹州(今菏泽)西北高楼寨地区,干净漂亮地全歼了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震撼了清政府朝野上下。
从月开始,捻军在赖文光、张宗禹的率领下,主动进逼开封。清廷慌忙命令僧格林沁立刻前去解围。等僧军马不停蹄地赶到开封城下时,捻军早已从容离去,不知所踪。僧格林沁甚为自得,以为捻军仍和以前一样,只不过是一群残兵败将罢了,根本不是他的骑兵的对手。正当他在开封城里大宴宾客的时候,有探子报告,捻军又在黄河对岸出现!僧格林沁立即翻身上马,带领他的蒙古铁骑,风风火火地追向捻军出现的地方。
捻军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物资供给都不如僧军,硬拼肯定是不行的。但他们拥有一个僧军想也想不到的优势,从而使赖文光的流动战术得到充分贯彻。捻军中绝大多数将士都是生于淮北、长于淮北的庄稼汉,对淮北的民情、地形了如指掌,而长期劳动练就的铁脚板,不管是在平地还是在山间,都能健步如飞。捻军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引诱僧军左一下右一下地疲于奔命,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有一回,正在快速运动中的捻军与僧军不期而遇。赖文光发现这只是一支侧翼弱敌,计上心来,他果断下令全体捻军不退反进,朝着僧军猛冲过去。僧军措手不及,一下被猛虎般冲来的捻军冲了个七零八落。还未等他们回过神来,捻军的旗帜已消失在远方了。这样,捻军一下又从敌人的正面跳到了敌人的背后。
僧格林沁闻讯,大为光火,马上下令前军变作后队,转头追赶捻军。只见成千上万铁骑在淮北平原席卷而过,扬起漫天尘土。正当僧军全力以赴追赶捻军时,捻军却突然停止了急进的步伐,在一个偏僻的山沟里藏了起来。僧格林沁求战心切,哪里停得下来,一下子又远远地冲到了捻军的前面去了。
目送滚滚远去的僧军,赖文光满脸自信地对部下们说:“我们到山东等他们!”于是,大军昼伏夜行又悄悄地北上山东去了。
如此三个月,僧格林沁的骑兵被捻军牵着鼻子来回奔驰在方圆几千里的大平原上,往返不下三四千里,连人带马都累得疲惫不堪,一个个又黑又瘦。急行军中,有时一天连一顿饭都吃不上,下层士兵中陆续有开小差的,有病死、累死的,连一些军官也开始抱怨起来。而僧格林沁本人寝食俱废,连续十几天不离鞍马,以致手都累得握不住缰绳,只能把缰绳缠在手腕上才能勉强驭马。就这样,他仍然瞪着两只血红的眼睛,不顾一切地命令军士日夜追赶。他已完全被激怒了,整日咆哮着要与捻军决一死战,任何人稍不顺意便劈头盖脸一顿皮鞭。到后来部下们都怕接近他,每天只是远远地跟着他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一路狂奔。
月日,捻军在曹州府高楼寨布下天罗地网,然后以小股捻军引诱敌军“入瓮”。“追了三个月,终于追到了!”僧格林沁心中大喜,马上命令全军紧逼,以为可以一口吃掉令他恨之入骨的捻军。他自己更是一马当先,叫嚣着冲了过去,两只血红大眼犹如饿狼的眼睛。